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始终秉承“进德修业,知行合一”的校训,以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为牵引,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构建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为学科优势,整合专业优势资源,促进学科交叉,加强专业内涵发展。学院在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,以党建为引领,以教育教学为中心,以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、提升综合素质为重点,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,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。考研录取率屡居学校首位,招生人数屡创新高;高度重视人才输出,多种形式促进就业,就业率位居学校前三;多次荣获校级先进单位。
党建工作
始终坚持加强党的领导,履行把方向、管大局、作决策、抓班子、带队伍、保落实的领导职责,团结带领全院师生,统筹推进学院教育教学、疫情防控、意识形态等工作。以“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,抓好党建促中心,检验党建看发展”为工作目标,围绕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进一步提高育人工作质量,坚持学科龙头引领、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,坚持科研支撑、进一步助力学校转型发展,增强教师队伍建设,提升社会服务能力,坚持深化全面改革、进一步提升学院管理水平,以服务师生为宗旨,抓规范,防风险,保稳定,促发展,扎实推进各项工作。坚持以学领做,夯实思想政治根基;严肃党内政治生活,严明政治纪律;突出长效规范,建强基层阵地堡垒;推动党建带团建制度机制高质量落实;创办党建特色品牌。
教育教学
坚持教育教学中心地位,以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为目标,加强教学常规管理,提升教学质量。健全教学监管队伍,加强教学监管力度,规范教学秩序,保障教学质量,促进科学研究和学科专业建设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,为全面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,强化学生实践能力、创新能力、适应能力及竞争能力打牢基础。
成立教学督查小组,拟订和修订20余项管理制度,监督教学过程,规范教学环节,提高育人质量。在教学管理方面,提升管理服务效能,高效稳步扎实推进教学工作,确保教学工作高质量开展。
队伍建设
坚持以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第一标准,“以本为本,推进四个回归”,引导教师热爱教学、倾心教学、研究教学、潜心育人,加强教研室建设与管理,鼓励教师参与课程建设与改革、教学过程指导、基本功比赛、教学创新大赛、教改及科研项目等,运用多种途径培养青年教师的师德、教学管理、教学基本技能、教研科研实践能力,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团队建设。
引进教师8人,其中高级职称2人,青年教师4人,辅导员2人;培养青年教师晋升副教授2人,讲师2人。目前全院教师总数20人,其中3名教师分别荣获教师基本功大赛三等奖,优秀共产党员、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。化学工程与工艺、制药工程等两个专业教研室在河北省化工设计竞赛中,分别获“河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”称号,获“河北省优秀指导教师”荣誉称号2人。
科研创新
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相辅相成,强化“科研兴教、实践创新”意识,高度重视教、科研工作,完善科研教改目标管理和激励引导机制,鼓励全体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科研项目。促使教师在各自专业及科研领域,结合教学和科研实践转变教育教学理念,逐步实现教育教学工作模式由“经验型”向“教研型”转变,帮助教师专业成长,提高业务水平。培养教师在研究工作中独立开拓、主持科研课题的能力,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,把握专业、学科的研究热点和方向,并把科研和教学紧密结合,实现科研、教学互动,此外,通过科研工作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。在人才培养方面,我院以培养高技能“应用型”人才为导向,通过教学与科研创新项目、学科竞赛有机结合,统筹联动,充分利用实验教学平台、校企合作平台、科研创新平台及学科竞赛,来培养学生专业综合知识运用及基本动手操作、工程实践、科研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。
教改项目结题2项(校级),获批1项(省级),在研科研项目4项;申请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5项;组织学科竞赛3项,获省级以上奖项19余项。
实践教学
以培养“应用型”人才为目标,全面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工程实践能力为根本,重抓实践教学,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。在做好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前提下,开展常规实验教学。广泛调研,组织申报,建设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。紧紧把握人才培养的应用性、地方性以及辐射性,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、辐射全国为目标,与社会需求相结合,走产教融合发展之路,持续积极开拓校企合作单位和就业市场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,我院实施全过程质量监控,有计划、有过程、有记录的高效达到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技能、动手操作、实践创新能力的目标。
成功建成了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3个;续签校企合作企业2家,与河北敬业制药有限公司开展产学研合作;组织沧州市技术创新中心认定工作。
招生就业及考研
全力配合招生就业处开展招生就业宣传工作,做好网站、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和线上线下招生答疑等工作,大力推进招生工作的开展。就业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,解决好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就业问题,关系到学生和家长的切身利益,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,关系到我校办学理念的贯彻落实,为深入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,切实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信息、畅通求职渠道、促进岗位对接,开展就业动员、简历指导、就业咨询等活动。切实做好特殊群体毕业生、就业困难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,提升思想认识,采取心理辅导、就业辅导等形式,帮助分析原因,建立摸底排查机制和动态信息预警机制。学生工作完善实践育人机制,以党的建设成效推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。抓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,建立疫情防控工作体系,加强对学生的防疫思想建设。坚持培育为基、典型引领、整体推进的原则,落实示范引领工作。树立模范典型,发挥榜样引领,夯实学风建设。精准疏导,开好“心理处方”,加强教育,提高安全意识。
组织化工专场招聘会,及组织毕业生参加校园招聘会和校外单位招聘会,就业率位居学校前三;考研方面:2021届毕业生52人,参加考研人数28人,报考率53.8%,录取人数4人,录取率8%,2022届毕业生51人,其中参加考研人数为30人,报考率为58.82%,录取人数9人,录取率为17.6%。2023届毕业生61人,其中参加考研人数31人,报考率51%,录取8人,录取率为13.1%。